AI顶会模式出了问题? 不发表,就出局恶性循环,正压垮整个学界
发表激增:过去十年间,每位作者的年均发表率翻了一番以上,达到每年超过 4.5 篇论文。指数级产出增长:个人产出速度迅猛,预计到 2040 年代将超过每月一篇。碳排放过载:仅 NeurIPS 2024 的差旅排放量就已超过温哥华全市的日均碳排放量。心理健康负担:
发表激增:过去十年间,每位作者的年均发表率翻了一番以上,达到每年超过 4.5 篇论文。指数级产出增长:个人产出速度迅猛,预计到 2040 年代将超过每月一篇。碳排放过载:仅 NeurIPS 2024 的差旅排放量就已超过温哥华全市的日均碳排放量。心理健康负担:
这个全称“一国一订阅”(One Nation, One Subscription)的行动,是印度政府近期在科技和教育领域推出的一项重大政策。简而言之,就是由政府出面,与全球顶级的学术出版商进行集中谈判,一次性购买海量学术期刊的全国访问权,然后免费开放给国内所有
2025年7月,一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登上了顶刊Science封面。在这篇论文中,三位博士生与一位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学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细胞外可收缩注射系统(eCIS),是来自细菌/古菌的一种大分子复合物,eCIS 作为一种细菌的一种“纳米注射器”,在细菌靠近目标细胞时,其通过伸出一个注射器针头样结构,刺穿细胞膜,然后将其携带的蛋白质有效载荷(例如细菌毒素)注入到真核细胞中。
发表激增:过去十年间,每位作者的年均发表率翻了一番以上,达到每年超过 4.5 篇论文。指数级产出增长:个人产出速度迅猛,预计到 2040 年代将超过每月一篇。碳排放过载:仅 NeurIPS 2024 的差旅排放量就已超过温哥华全市的日均碳排放量。心理健康负担:
发表激增 :过去十年间,每位作者的年均发表率翻了一番以上,达到每年超过 4.5 篇论文。指数级产出增长 :个人产出速度迅猛,预计到 2040 年代将超过每月一篇。碳排放过载 :仅 NeurIPS 2024 的差旅排放量就已超过温哥华全市的日均碳排放量。心理健康
近年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进,各地高校注重在“破五唯”中突出“立新标”,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有媒体调研发现,“破五唯”改革成效显著,但不少“青椒”(高校青年教师)在更多样的考核标准要求下,担忧陷入“科研短期主义”,不想
2025年8月6日,广西大学罗继景教授课题组及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李家洋院士团队合作研究论文“Natural variation of a specific NLR gene RGA4L confers strong chilling tolerance in r
近年来,全球多地频遭极端天气侵袭,"暴晒“和”暴雨“模式渐成常态,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减碳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然而,人类对温室效应机理及全球变暖后果的认知,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回溯历史,早在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19世纪,当绝
武大性骚扰事件再爆最新进展,杨景媛被扒出紧急修改论文,幕后律师团队涉嫌反中,武大再次遭到质疑。
福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新规明确,职称评审论文需在CN刊号教育期刊发表,电子刊、增刊、一号多刊等“黑名单期刊”直接无效,影响工资待遇调整与养老金计算。本文揭秘2025年最新期刊“避坑指南”,手把手教你选对期刊、避开陷阱,附教育厅推荐期刊名单及费用参考!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迎来最新进展:资深媒体人发文称,杨景媛正在修改硕士论文,质疑武大学术不端。另一知名博士深挖杨景媛代理律师丁某某,发现其是身份特殊,她所在的“彩虹律师团”曾多次组织“非法权益活动”,与反中分子眉来眼去。
2021年3月4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联合在Theranostics (IF 13.3 / 1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4年后,因图片组内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20年7月25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Theranostics (IF 13.3 / 1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5年后,因图片组内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论文 医科大学 徐州 徐州医科大学 theranostics 2025-08-12 09:05 3
不同尺度的生物结构无缝整合以执行基本功能。尽管已开发出多种组织学方法来揭示这些复杂的结构,但在保持大体积架构完整性的同时以高分辨率揭示微观结构,仍是一项重大挑战。
婚姻,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真正让婚姻陷入困境的,往往不是爱情本身的消逝,而是对婚姻的过高期待与无止境的内耗。我们渴望伴侣成为完美的“另一半”,期待婚姻填满所有缺失,却忘了婚姻的本质是一场自我修行。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说:“婚姻是两个
真1V1 服务名校导师线上 1V1 直播教学,专属的 4V1服务团队随时待命。有问题随时问,导师会像朋友一样耐心解答,一点一点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从选题到实验设计,从论文撰写到格式调整,全程陪着你,手把手教你怎么把论文写到SCI 的水准。
这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陈诺、段默明、林怀凯、王谦、吴嘉颖、何炳胜等研究团队完成的重要研究,发表于2025年8月的arXiv预印本平台(论文编号:arXiv:2508.04586v1 [cs.CY]),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通过https://arxiv.or
论文正文不包括摘要,二者在论文中具有明确的分工和独立的定位。以下从结构、内容、功能及写作规范四个层面展开说明,帮助清晰区分:
评职称就像闯鬼屋,明明知道前面有坑,还得硬着头皮往前走。尤其是论文数量不够的老师,早就摸出了一整套 “生存指南”:从课题申报的 “潜规则” 到评审会上的 “人情牌”,从教学评分的 “小技巧” 到成果包装的 “障眼法”,活脱脱把学术圈变成了 “套路江湖”。某高校